如意博物馆 | 湖北 武汉  如意博物馆 | 湖北 武汉
首页 > 展品点评 详细内容

【窑口研究】-浅议定窑紫碗与张公巷青釉碗的异曲同工之处!(237)





 本期窑口对比:定窑与张公巷窑色釉碗


北宋定窑


定窑烧瓷地点在河北省曲阳县的涧磁村及东西燕山村。

曲阳县宋属定州,定州唐末、五代以来是义武节度使的驻地,是一个地区的政治中心,所以称其为定窑。

定窑宋代以烧白瓷为主,兼烧黑釉、酱釉、绿釉及白釉剔花器。白釉装饰有刻花、划花与印花三种。

定窑产品的第二个特点即有刻、划、印的花纹,这是与唐代邢窑的白瓷明显不同的地方。唐代邢窑白瓷多是素瓷,没有花饰。

第三,定瓷有芒,芒是指因用复烧方法,而出现中部无釉的缺点。

宋代定窑酱釉瓷器的精美度非常高,而且造型优美,艺术精湛,深受世人的喜爱。酱釉无论是官窑还是民窑烧制的酱釉瓷器都非常漂亮。

 

北宋定窑酱釉葵口式碗

 

口径16.6 cm高10.3 cm足径7.2cm














北宋张公巷窑

张公巷窑址位于汝州市区东南部汝州老城中大街与张公巷窑交汇处北,遗址中心区面积约3600平方米。
 
2000年春和2001年夏,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后两次在汝州张公巷配合民房改建工程进行小范围的考古发掘,发现一些类似汝窑瓷器、窑具和素烧坯残片,遂引起中国古陶瓷学者的高度重视。
 
张公巷窑青瓷器以薄胎薄釉为主,釉色浅淡,釉面玻璃质感强。
 
胎骨有粉白、灰白、洁白和少量浅灰,胎质细腻坚实。器形有碗、花口折腹圈足盘、花口板沿平底盘、盘口细颈瓶、鹅颈鼓腹瓶、盏、盏托、堆塑熏炉、套盒和器盖等。
 
而两种花口盘、椭圆裹足洗和四方平底盘等则为汝窑所不见。带圈足的器物以直圈足为主,外裹足的较少,器底有支钉痕的呈非常规整的小米粒状,支钉分别为三、四、五和六枚。
 
张公巷窑的发掘是对青瓷发展研究的重大突破,中国古陶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莉英称:张公巷窑址的发现是一个了不起的重大发现。

北宋张公巷青釉葵口式碗
口径18.6高8足径6.7 cm










两器对比图
 
河北曲阳定窑、河南汝州张公巷窑都属北宋时期北方地区的重要窑口,然,定窑已报告为宫廷御用贡瓷。
 
这两件碗,都为同时期窑口的经典之作,难分伯仲,无论从制作工艺、器型、胎釉、温度都有异曲同工之妙。
 
但细细品味,定窑在葵口上、腹部的收缩比例更为隽秀,釉的质感等方面或许更加清晰明了,修足方面而张公巷窑更为精细、规整一些,从文献记载上看张公巷窑烧造时间应该晚于定窑的烧造时间。



















馆主 | 南宫海言       传承交流共享

主编 l    玄 狮          品味艺术人生

图文 | 收藏中国      文化自信自强





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徐东古玩城
版权所有:如意博物馆      [网站备案信息]:鄂ICP备2023001060号-1     [网站域名]:http://www.rybwg.com/